业界有一句话,Python
除了不能生孩子,其他的都能做。
最近处理模型的热图,需要将有无损失函数的图片生成然后放到PPT
里去对比,从百十个类别中挑图就很费时间了,调完还需要贴到PPT
里,我开始是把每个类别中比较好的图片名记下来,应该当时直接复制到PPT
里的,但想着统计一下嘛,后来还得根据类名+图片名从源文件夹中挑,当然,挑了一阵子我感觉不能这么干,还得写个脚本让它自己挑
如下:
很简单,就是你统计了一个txt
文件,里边有类名和图片名,根据这个文件分门别类存放就行了,少的话可以手动找,多了还是自动找吧。
找完后在文件夹里还得自己翻着查看,挺麻烦的,不如在PPT
里上下翻页方便。
所以说,就应该挑出来直接贴PPT
里,上述小插曲~
关键是 可视化方式不同,你文件夹会有好多,贴的时候头疼。特别是每个文件夹中还好多类别文件夹,每个类别文件夹下还有好几张图片,更头疼。
现在目录假设是这样的:
`valimg:.
├─Method1_hot
│ ├─cls_num_1
│ ├─cls_num_2
│ ……
│ ├─cls_num_n-1
│ └─cls_num_n
├─Method2_hot
│ ├─cls_num_1
│ ├─cls_num_2
│ ……
│ ├─cls_num_n-1
│ └─cls_num_n`
cls_num/
内就是具体的图片
现在要用python
的python-pptx
库来傻瓜式操作了,先安装
这样按照顺序,有无损失函数+不同的可视化方法直接放一块,几秒钟150+张图片,比手动进不同文件夹去Ctrl+C/V
快了N
倍,虽然写代码会费点时间,但是后续还需要其他数据集的热图对比,这样看,效率高多了。
虽然能够不用鼠标,光靠键盘快捷键就可以去不同文件夹下找找图片复制粘贴,但这种傻瓜式操作真的累,手能给你按抽筋,别问我咋知道的,高强度固定几个键位高频按就是会这样~
自动化深得我心~~
还不快抢沙发